资讯 窝囊废的风终于吹到了乐坛
首页 资讯 明星 窝囊废的风终于吹到了乐坛

窝囊废的风终于吹到了乐坛

转载来源:电影派(dyp888)

开播前,无人在意。

开播后,话题多到一个热搜榜差点放不下。

想必大家应该猜到我要蹭谁了?

但,咱不白蹭。

首先,拉横幅表扬《歌手2024》敢当先锋,去伪存真。

用“一遍过” 吓跑了乐坛混子们。

其次,恭喜《歌手2024》一站翻红,再创音综神话。

在习惯粉饰的内娱,有什么比“真枪实弹”更刺激呢?

它,该火!

而内娱也该借这把火去去晦气。

讲真,真唱也好,中外歌手同台竞技也罢。

都不是新鲜事。

没有科技加持的年代,开麦就是开麦,不存在修饰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超女快男”,从海选到决赛的各种车祸现场如今已成为互联网“快乐源泉”的重要系列。

在我看来,观众从未嫌弃过有瑕疵的舞台,“真实”从来是共同取向。

菜就多练,别给观众泼脏水。

(经典捂嘴PUA观众言论)

事实上,主导和捏造“神级舞台”的是从业者中的滥竽充数者、投机取巧者。

恶心的是,他们还要打着“为观众提供绝佳听感”的旗号,将“声音滤镜”视为一种技术改革带来的绝对进步,并将其普及为业内默然的规则,从而彻底卸下羞耻感,以便更加自如地弄虚作假。

《歌手2024》为何出圈?

直播竞演固有噱头,核心还是第一轮戏剧性的碾压局,把藏在华服上的虱子全抖了出来。

中外歌手实力之差,大到普通观众一耳朵就能听出来。

Faouzia先声夺人,前半段自弹自唱,松弛感拉满,后半段高低音丝滑转场,点燃全场。‍

‍拉麦的距离,不要太嚣张。

一曲罢,之前还轻松自在的那英瞬间坐立难安。

开唱时,声音明显发紧。

好在那姐足够老练,很快调整好状态,稳稳发挥,安全着陆。

不过,真正的大佬还在后面。

如果Faouzia是嚣张,‍那另一位外国歌手‍Chante Moore就是夸张。

技巧、台风、感情要啥有啥,且各个层面都是顶级。

还有,海豚音一定要要笑着唱吗?

再看英子“羡慕嫉妒恨”的小眼神,浑身上下都写满了“咋能唱这么好?”。

前三实力断层。

后四位呢?据说是激烈角逐最后一名。

翻译翻译,各有各的差。

二手玫瑰 ,中国line里状态最松弛的,民族乐器搭配摇滚,舞台表现相当可以。

但唱得让人汗流浃背,“抖手”repeat 更是越抖越尴尬。

不适合听,适合蹦迪。

剩下三位都是站桩式演唱。

网红歌手海来阿木稳,但唱功一般,选曲难度也一般,可以说毫无亮点。

汪苏泷音色偏薄 ,高音拉胯,全程被乐团伴奏压着走。

要命的是他还选了一首情绪起伏不大的新歌。

杨丞琳选歌可以,但现场发挥完全不可以,低音走调,高音倒嗓。

‍听完,对手都笑了。

好笑的是,Chante Moore的部分,她‍是这样的笑的。

‍em~

一切尽在不言中。‍‍‍‍‍‍‍

‍毕竟00后,孩子小,藏不住一点事。

不过,最辣最贴最直白‍的点评还是网友们的梗图。‍

水平、风格、质感一览无余。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华语乐坛的底裤被‍扯下来了。

至于那些谈审美,谈赛道不同,谈多样性的“理性人”,他们最不理性的就是忘了《歌手》一直是个竞演舞台。

唱功服务于歌曲,唱功都没有拿什么来服务。

其次,他们太双标,太虚伪。

普通人在遵循结果至上的世界里摸爬滚打。

歌手凭什么可以拿努力,励志,勇气来标榜自己。

“唱不好可以不唱啊?我秒批!”

所以,网友们的调侃讽刺事实依据清楚。

国内歌手确实被吊打了,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

而且乐子人也没只管看乐子,不是还四处摇人来救场了吗!

有去隔壁浪姐借袁娅维一用的,有去邓紫棋直播间“指责”她怎么还有心情吃面的,还有喊话国家队选手下场支持的。

好不热闹。

与此同时,1拖4打2的英子,瞬间收获了众多怜爱。

“五旬老太守国门”、“叶赫那拉是你的姓,抗击老外是你的命!”等新梗满天飞。

整档节目也被网友盖章为《那英历险记》。

截止到这里,舆论场还是全民娱乐,一片祥和。

但随着一个又一个华语歌手的下场请战。

舆论开始从讽刺华语乐坛走向宣泄民族情绪。

对此我想说。

玩归玩,闹归闹,历史不能开玩笑。

烂就烂,输就输,甭想裹挟国家来擦屁股。

督促华语乐坛全部立正上课不是什么坏事。

但希望大家的讨论不要太偏离。

可以“怒其不争”,但不值得上升。

身为中国人,对“八国联军侵华”这样的严肃事件更是要始终保持敏感。

我们的讨论还是应该聚焦在比赛、聚焦在音乐。

回归到一个文娱产品该有的娱乐氛围中。

好在,第二期播出后的讨论少了许多杂音。

两组揭榜歌手杭盖乐队和Yellow黄宣全新加盟。

前者气势磅礴,诠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后者风格抽象,但唱功实打实的强,而且台上台下都外向得可怕!

小节目一个接一个。

结果揭榜歌手双赢。

‍在位歌手杨丞琳和二手玫瑰双淘汰。

只能说,都在情理之中。

前三位还是那三位,只是顺序有变化。

争气的英子来到了第二,Chante Moore第三,Faouzia第一。

剩下的海来阿木、汪苏泷本期表现比上期进步太多了。

但放王者局里碾压,人难免会碎。

最后揭晓下期补位歌手:亚当·兰伯特。

世界流行唱法天花板 ,网上的神级live一搜一大堆。

不敢想象下周的舞台会有多精彩!

所以......

摇人,真的有用吗?

据我观察,摇人也不是真想赢。

“摇”得乐此不惫其实是想借机出口气。

首先,在深受“粉丝经济,饭圈文化”荼毒的内娱。

很少看到“哥哥姐姐们”鸦雀无声,也很少看到节目组广发邀请,粉丝们却不敢要饼。

其次,某个歌手的实力是什么段位?更是能在舆论场一览无余。

这把普通人算是夺回了话语权,爽了!

爽完了,反思时间到。

没玩梗,来真的。

凡事一体两面嘛!

《歌手2024》探了华语乐坛的深浅,自然也探了观众的底。

说实话,国外歌手的歌曲,现在想听不是很容易吗?

而且往季《歌手》舞台上也有不少实力超群的外国歌手,比如迪玛希、Jessie J。

怎么这一季一开场观众又被震撼了呢?

震撼于这种震撼。

说穿了,绝大部分观众压根不关注国外音乐市场,也不了解国外歌手基本水平。

所以,两位外国歌手单纯秀个技术就能拿捏全场。

很多人说那是因为太久没吃得这么好了。

我看,还是乐观了。

别说吃好,国内观众从来就没吃饱过。

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除去少部分音乐爱好者,可能会去主动搜罗各种类型的音乐来听。

绝大多数普通人是没这个闲工夫的。

那怎么办呢?

其实,审美这件事应该践行于教育中。

但,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并不重视审美,这也导致了国内各方面审美都比较单一。

比如:唱的真高,画的真像,弹的真快,哭的真像。

需要注意的是,单一审美(比唱功)放在《歌手》这样的竞演舞台无可厚非,至少目前只能这样。

但放在整个音乐界就属实荒谬了。

所以有些在比赛中落败的歌手,其实挺委屈的。

汪苏泷作为唱作人,其音乐才华是不能否定的。

二手玫瑰回归到摇滚舞台,也是嘎嘎乱杀的。

别上赶着去讽刺人家,他们只是不适合这个舞台。

言归正传,没有好的音乐教育,消费者极易被各种场外因素影响。

换个说法,流行音乐从业者功底普遍比较拉跨和观众们的口味是相互塑造的。

与此同时,一些有特色有实力的歌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市场回报,无法成为主流,甚至无法被看见。

何其悲哉!

总之,《歌手2024》这一记惊雷打得好!

华语乐坛是垂死病中惊坐起,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其实和他们同病相怜 。

谁也别鄙视谁了。(苦笑)

共勉吧!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原创 林志玲老公AKIRA现身参加《披荆斩棘4》,有望和言承旭一起同台
下一篇
龚俊导演和他的“天选女主角”?这国综给我笑麻了

评论

共 0 条评论